合理膳食,防控痛风

 

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,因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,致使尿酸的合成增加和排出减少,其结晶堆积在软骨、软组织、肾脏以及关节处,在关节处的沉积会造成剧烈的疼痛。严重者可发展成痛风性肾病,导致肾功能衰竭。

 

痛风之所以夏季高发,多与饮酒、吃海鲜、烧烤食物有关。此外,出汗过多、吹空调、过度疲劳等也会促使痛风发作。为此,防控痛风当首先从调节膳食结构入手。

 

痛风患者对动物内脏、脑、杂豆和各种肉汤、肉汁等嘌呤含量高的食品应尽量不吃;粗粮、菠菜、蕈类、豆类及其制品、禽畜肉类等嘌呤含量也在每百克75~150毫克之间,应谨慎对待;而牛奶、鸡蛋、粳米、白面、水果、蔬菜、藕粉、咖啡、可可和油类则是相对安全的食物,应大胆选择。其膳食原则是:

 

(1) 选择低脂清淡食物:清淡的饮食可减少热量的摄入,避免脂肪阻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。

 

(2) 摄入适量的B、C族维生素:有助于组织中淤积的尿酸盐溶解。

 

(3) 不饮酒,多饮水:酒精中的乙醇可使体内乳酸增加,而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;乙醇还能促进嘌呤分解而直接使血尿酸升高;啤酒内含有大量嘌呤成分。此外,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500~3000毫升,通过增加尿量来帮助肾脏排出尿酸,减轻尿酸对肾脏的损害。

 

(4) 饮食有度:暴饮暴食会一次性大量摄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,导致痛风急性发作。

 

专家提醒:急性期的痛风患者应使食物嘌呤的摄入量接近于零,才能配合用药缓解症状。一般缓解期或慢性期的患者只须将嘌呤的摄入量控制在100~150毫克/天,就能预防症状发生。更多相关内容,推荐阅读:痛风年轻化?学会五招少得痛风

 
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

查看更多: 痛风的饮食 痛风不能吃什么 痛风